导入数据...
三师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研工在线—四川师范大学]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4月7日
  查看:104
  来源:

  4月2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承办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高峰论坛期间,举办了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本次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建设”,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50余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袁园和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李园园共同主持了论坛。

image.png


  华东师范大学有6名教育学博士生(后)做了主题发言。博士后洪澄以《基于“生命自觉”的中国教育学理论和实践——以“教育惩戒”为例》为题,基于“生命自觉”的两个争议,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分析了教育惩戒的正当性。博士生邱燕楠以《“生命·实践”教育学视域下以方法论为基石的关于中国教育学“明天”的反思》为题,阐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对象综合性、方法综合性、方法论综合性,提出应以方法论为基石重构教育科学的世界。王晓晓以《在比较的眼光中透视作为中国教育学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为题,分析了“单数教育学”的可能性问题,谈论了从哲学角度建构单数教育学,进行了单数教育学建构的古今中西比较。李政林以《教学想象:不确定性视域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为题,报告了传统教学对“不确定性”的消解、教学“不确定性”的育人价值,教学想象对教学“不确定性”育人价值的开启以及教学想象变革教学方式的现实路径。金羽西以《作为中介的学校——兼论学校的独特性与自主性》为题,从发生学、个人行动、社会正义三个角度分析学校,提出学校作为时空的悬置、混杂的领域、规范的结构应保持其独特性和自主性。徐晓晓以《中国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探析——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例》为题,介绍了教育学科立场的内涵、意义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教育学面临的内裂危机和外裂危机,提出要重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贺璐璐以《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实举措》为题,报告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举措。


638164959463259511.png


  四川师范大学有6名教育学博士生做了主题发言。毛乐以《水火是否相融:中西教育隐喻对比研究》为题,谈论了中国的以水喻教、以水喻性、以水喻学教育隐喻,并分析了西方的以火喻教、以火喻师、以火喻学的教育隐喻,最后从来源域、目标域、方法论、根源四维度进行中西方对比。潘香夷以《内卷狂人:“学·迁·漂·留”群体的教育之思》为题,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论了“学·迁·漂·留”群体的学历社会、优质均衡、教育公平问题。拥忠以《论回归“纯粹教育”的三重逻辑——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探究》为题分析了教育的本质的问题,谈论了胡塞尔现象学对于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启示。郭姗以《儿童在园时间体验研究》为题谈论了儿童在园时间体验的现实图景、现实本质,儿童在园时间体验的经历过程和影响,分析了儿童在园时间体验影响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回应。罗志强以《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生成与内涵阐释》为题从语言学角度推导了中国式社区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生成,分析了教育现代化、社区现代化的内涵概念。王强以《五育融合的三个原点问题》为题阐述了五育融合的必要性和缘由,分析了作为融合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交合关系,提出要深入情境的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image.png


  各主题发言人回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部分主题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本次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举办,促进了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博士生的研究创新活力,加深了三校教育学博士生之间的友谊。

 

 


 

撰稿人:余凤燕、刘畅

一审:蒋蕊

二审:张译丹

三审:雍彬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研究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