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深入落实建设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弘扬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深化体教融合,激励体育专业研究生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2月26日上午9时,体育学院“学校体育”研究生导学团队在成龙校区网球场开展了“体育精神育新人,世界冠军进校园”暨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入课堂思政教育专题活动。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主教练朱琳,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副院(部)长张译丹,体育学院副院长陈庆果、杨成伟出席活动,体育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陆国田、网球专选任课教师赵岩、何雨洲、全体研究生参加活动。“学校体育”导学团队负责人张晓林主持活动。
活动开始,张晓林以“体育精神是以体育人的核心”开篇。他介绍到,“残疾人运动员用坚韧与拼搏书写人生华章,其精神内核与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契合”。他号召师生以榜样为镜,将体育精神融入学习与实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抒写川师新篇章。

随后,朱琳简单介绍了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成立的背景,讲述了队伍的发展历程。她介绍,队伍成员大多是汶川地震的经历者,地震虽让他们身体致残,但他们以无畏的斗志、刻苦的训练和精湛的技艺,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力量。她强调,队伍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超越自我、为国争光”的拼搏信念,努力培养优秀的专业网球运动员,实现在国际赛事中突破自我、斩获荣誉的目标。“每一位队员都是生命的强者,他们的故事是体育精神最生动的诠释。”朱教练的介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全场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接着,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员代表介绍成长经历。队员董顺江以“轮椅上的冠军之路”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出身农村的他,因汶川地震致残后一度陷入迷茫,直至在首次接触轮椅网球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2017年,他勇夺男子轮椅网球世界杯冠军,实现中国男子轮椅网球冠军零的突破。“网球让我重拾信心,更教会我永不言弃。”他动情讲述首次参加男子轮椅网球锦标赛斩获第六名时的复杂心境,坦言“体育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更锻造了我直面挑战的勇气”。随后,队员王紫莹以“双打金牌背后的团队力量”为题,回顾自己的网球职业生涯。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她与搭档摘得女双铜牌;2025年再创佳绩,问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轮椅网球女双冠军,开创我国夺得该项目冠军的历史。“荣誉属于团队,更属于每一个在逆境中坚持的人。”她鼓励在场的所有青年学子:“身体的局限无法禁锢梦想,只要心怀热爱,便能创造无限可能!”两位运动员的分享亲切真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同学。

最后,为了近距离感受轮椅网球运动,体育学院师生与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员进行了网球交流赛。赛场上,省残疾人网球队的队员们以娴熟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展现出高超的职业风采,我校网球专选班学生则在实战中领悟竞技体育的魅力,深刻体会到“拼搏无界限”的体育精神真谛,更切身感知到体育带给残疾人同胞的力量和支撑。赛后,专选教师赵岩感慨:“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切磋,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思政课。“



此次活动是体育学院践行“以体育人”筑牢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运动员们用奋斗打破桎梏,用热爱点亮人生,用体育改变命运,为青年学子树立了精神旗帜。“学校体育”导学团队将持续搭建体教融合平台,引导师生以体育精神为支撑、以世界冠军为榜样、以思政课堂为载体,在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征程中做出更大的体育青年人贡献。


一审:吴进
二审:张译丹
三审:雍彬
编辑:研究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