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展题为“中国课程论重构的实践探索”的学术报告
[研工在线—四川师范大学]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5月7日
  查看:414
  来源:

2019年4月25日上午9点,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应教育科学学院的邀请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7教105报告厅开展了主题为“中国课程论重构的实践探索”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教育科学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李松林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万英、学院教师鄢超云、庾光蓉、朱晟利、顾尔伙、李涯、刘远碧、周宇、刘冲等,以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约200多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blob.png

李松林老师对裴娣娜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裴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裴娣娜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课程论重构的实践探索。首先她以国家改革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为背景,指出中国课程论学科发展面临挑战和问题的判断,提出中国课程论学科建设必须解决学科意识、理论视域、实践基础、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问题。其次,裴教授梳理了中国课程论学科发展的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各个时期典型的改革实践案例。她指出未来十五年是中国课程论学科的发展与成型期,需要经过实践和理论提炼,可以走向世界。第三,裴教授分析了课程论学科发展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向。她基于多年来的变革性实践,提出中国课程改革的五个整体性及结构性的变化,尤其是在课程论研究视域的转型上,提出了基于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三力模型”,拓展了研究视野,形成解释课程改革研究视域的新框架。在交流讨论环节,裴教授一一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课程论学科建设、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实践难题等。

blob.png

李松林老师对裴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指出我们应该学习裴教授研究中体现的几种思维模式:一是原点思维,比如裴教授至始至终都在思考中国课程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的原点;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战略性思维;三是启迪性思维,比如裴老师通过各种模型来建构课程论;四是裴老师基于一线案例、数据和实事收集的草根式的研究方法;五是裴老师的概括化思维,概括是思维模式的最小单位。紧接着李院长强调了学生应该从这几种思维模式出发,思考自身学科领域的核心主题,学习理论视野和方法以及把握学科阶段性特征等等。最后,裴教授对川师大的教育研究者和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期待学子们永葆学术活力,不断有新的突破,以更多的研究成果托起课程论发展的春天! 

撰稿:何明霜

摄影:何明霜

审核:马菁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研究生在线